中国近现代史纲要
03708
前言:
学员们好,本讲义和过去的讲义最大的不同,就是不以教材的顺序表述,而是完全按照考纲的要求来编写,对考试的针对性更强。但因此,一些事件的时间顺序可能会有所颠倒,这是考纲对每节的知识点考核等级按顺序列出导致的,本讲义只按照这个等级要求,由低到高的制作,分别是识记-领会-简单应用-综合应用(后两个等级为了格式对此,简化成了”简用”和”综合”),下面简单介绍一下:
- 识记:最低等级,不需要展开,选择题常客,可能考简答。
- 领会:较低等级,需要有一定的理解。
- 简用+
- 综用:较高等级,需要结合实际,举例说明的能力,很肯能考论述。
考题中4个考核等级所占比例各占20%-30%;易/较易/较难/难的比例约为2:3:3:2.
一般情况下,各题型会按照章节顺序出题。
考试题型分布:
- 选择:25*2:全部都是单选;
- 简答:5*6:解答点到为止;
- 论述:2*10(3题中选2题):要在答出要点的前提下展开说明,可以用自己的话,但要明确,通顺。
前文提到,一些事件的时间顺序可能有所颠倒,并且任何讲义在选择题的准备上都存在繁杂无从下手的问题,并且会有些遗漏,但学员不必因小失大,更不必担心前面的问题,我们搭配选择题的答题测试系统,用题海来选择,只要你按照要求的合理频率认真练习,既然现在已经没有大家十分头疼的多选,25个单选答对了20个,绝对不是什么难事;并且此时你已经基本上攻破了较低等级的知识点,之后就可以把复习重点完全放在大题上。
在学习这篇考纲讲义之前,请先了解一下本课程的最基本框架和最重要的历史事件。
-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(1840-1912)——两次鸦片战争、太平天国、洋务运动、甲午战争、戊戌变法;
- 旧民主主义革命(1912-1919)——辛亥革命、两次护法运动、五四运动;
- 新民主主义革命(1919-1949)——共产党成立、国共合作、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;
- 社会主义改造(1949-1956)——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;
- 社会主义社会(1956至今)——大跃进、文革、改革开放、建设小康社会。